增殖放流焕碧水 公益诉讼护江河 —— 汨罗市检察院守护长江生态安澜​
2025-09-24 18:19:3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陶江云 | 作者:王丹 | 点击量:8621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王丹)“我承诺,主动当好长江生态保护的践行者、宣传员、监督员!”9月 24日,汨罗市白塘镇汨罗江河口段鲇鱼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区内,“益心为公” 志愿者代表在横幅上签名,汨罗市人民检察院 “增殖放流焕碧水生机 公益诉讼守江河安澜” 主题活动启幕。这场集生态修复与普法宣传于一体的行动,是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守护长江生态的生动实践。

司法修复:58 万尾鱼苗 “游” 回汨罗江

上午 9 时 20 分,随着副检察长刘素如宣布活动开始,检察干警、农业农村局渔政人员、志愿者等共同将鱼苗倒入江中,银色鱼苗跃入碧波,为流域注入生机。此次投放的 232 公斤成鱼、58万尾鱼苗,资金源于非法捕捞涉案当事人缴纳的生态修复金。

“部分当事人用禁用渔具非法捕捞,破坏生态平衡。” 汨罗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唐梦洋介绍,该院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》等,对涉案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,要求其既担刑责,又通过缴纳修复金、参与放流实现“代偿性修复”。为保障效果,检察院联合渔政中心严审鱼苗品种、规格,全程监督投放,确保符合生态需求,助力恢复鱼种种群、提升流域稳定性。

秋风卷着江水拍岸作响,绵绵细雨浸湿了衣衫,检察干警与志愿者并肩而立,任凭风雨沾衣,始终专注地投身增殖放流,那坚守的身影在江风中更显履职担当。

普法同行:公益理念入人心

“非法电鱼不仅违法,还会伤害母亲河,一旦发现可拨打 12309!”活动现场,检察干警与志愿者组成宣传队,挂横幅、摆展板、发资料,普及长江禁渔政策与公益诉讼职能。“以前不知捕鱼危害大,今后我会劝大家共同守护汨罗江!” 一位村民听完讲解后,在承诺墙上签名。

“放流是修复实招,普法是长效举措。” 唐梦洋表示,希望通过 “修复 + 宣传”,让群众从 “旁观者” 变 “参与者”,构建 “检察 + 行政 + 社会” 生态保护格局。

长效守护:筑牢生态屏障

此次活动是汨罗检察机关 “守护一江碧水” 的缩影。近年来,汨罗市检察院聚焦公益诉讼检察职能,建立 “刑事 + 民事 + 修复” 办案模式,办理非法捕捞、污染环境等案件59件,督缴生态修复金149万余元,修复耕地林地353亩,投放鱼苗169万尾。

“下一步,我院将深化‘益心为公’平台,加强部门协作,建立‘巡查 + 监督 + 回访’机制。” 刘素如表示,该院将持续守护长江流域,以检察蓝守护碧水绿岸。上午 11 时,参与人员返程,银鳞逐水赴深处,汨罗江畔的碧波,见证着检察机关守护江河安澜的坚定步伐。

责编:陶江云

一审:陶江云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